這是我的、不要分你,給我起來,不要。不小心做到他的位置,旁邊的人會告誡你,「趕快起來,這是王子的位子,不要坐上去。」。

#自私#不會分享 是令人很傷腦筋的事情。強勢的介入,雖然可暫時弭平紛爭。同時也造成下一次的爭端。為了預防被強勢介入,小朋友對東西保護,更加嚴重。

其實,小朋友在意的是 #失去控制,多過於真正想要那個東西。兒童發展過程中,2歲到3歲的小孩子很容易出現對立反抗的症狀,讓家長很煩惱。通常,這是一個發展的過渡期。藉由不斷嘗試各種方式來得到更多的控制,去建立人我的界線。 想想看,我們給他們多少指令? 不要這個、不要那個。 透過拒絕分享,小朋友展示對某件物品的控制權。

對於這種情形,一個可能可行的方法是 教導小朋友使用這個對話技巧,可以讓雙方都可以有機會得到掌控。

比方說:

: 我能玩嗎?
:
: 幾分鐘後我可以玩?
:6
: OK, 開始計時。小綠去拿計時器。

小紅害怕失去遊戲機會,不讓小綠玩。(紅怕失去控制權)
小綠給小紅決定多久可以玩。(綠給紅給予控制權)
小紅拿到控制權,決定時間。
小綠拿到控制權,開始計時,知道多就之後就可以玩。

對於自私,不是用用棍子制止,而是用心設計一個好的對話,藉由對話,雙方都拿到控制權,彼此就有了雙贏的策略。

https://letslassothemoon.com/2013/07/18/sharing-equation/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風神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